群防群治是 群众性、互助性自防自治活动的简称。具体来说,它是指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专门机关的指导下,群众自己组织起来,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所在地区或单位治安的一种活动。群防群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原则,也是建设平安辖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群防群治的主要特点包括:
群众性:
活动由群众自己组织,广泛参与,强调群众的主体地位。
互助性:
群众之间互相帮助,共同维护治安。
自防自治:
群众通过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来进行治安防范和管理。
群防群治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模式包括:
发挥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团、群众组织的作用,把群众组织起来,形成合力。
听从派出所或民警指挥,在民警或治安员的带领下开展巡逻看护、情报信息搜集等工作。
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群防群治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警务等。
群防群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治保会是群防群治的重要起源,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群防群治,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密切党群关系、警民关系,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社会治安的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