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昌经开区,一家成立仅3年的化工企业——甘肃凯瑞达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靠着回收废旧金属,生产出抢手的新能源电池原材料。

甘肃凯瑞达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作为化工领域的新兴力量,专注于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计划新建一条年产1万吨镍铜钴化工产品生产线。2024年12月,一期项目4000吨生产线上马,今年3月开始试生产,已消耗电解镍15吨,生产硝酸镍45吨。

走进甘肃凯瑞达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厂房,废旧金属边角料堆得像小山。该公司总经理余富胜说:“这些别人眼里的‘垃圾’,可是我们的宝贝!”原来,甘肃凯瑞达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从母公司天祝宏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继承了一套“绝活”,专门把含镍、铜的工业废料“洗洗澡、消消毒”,加工成硝酸镍、醋酸钴等精细化工产品。这些产品正是新能源电池、机械制造等行业急需的原料。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浪潮汹涌来袭,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需求呈井喷式增长,电池高镍化趋势愈发显著,这直接驱动镍盐市场需求爆发。镍盐不仅是电镀行业的中流砥柱,更是制造镍催化剂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料。钴盐及其中间产物深度赋能硬质合金、高温合金、钴催化剂制造,为动力汽车、电动车产业注入澎湃动力。铜盐产品则凭借卓越性能,在电子电气、机械制造、国防军工、建筑材料等领域大放异彩,为各行业发展筑牢根基。

“在国内,随着‘双碳’战略稳步推进,节能减排成为时代强音,绿色制造、循环经济蓬勃兴起。海量镍废料、铜废料华丽转身,成为生产电解镍、精铜的优质原料,为无机盐行业开辟全新增长路径。”余富胜说,公司凭借多年技术沉淀,精准锚定市场脉搏,顺势推出1万吨镍铜钴化工产品项目。
项目全面达产后,将撬动工业总产值3亿元,赢利4800万元,贡献税收1280万元,经济效益斐然。同时,项目落地将催生200余个就业岗位,为地方稳就业、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共振,领航化工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新未来。
从废旧金属到新能源材料,凯瑞达的“魔术”还在继续进行。这家扎根西北的小企业,正用实实在在的环保技术,让戈壁滩上的“工业垃圾”变成了“真金白银”。
记者:李峰
来源:镍都金昌客户端
编辑:许菲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