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3日讯(通讯员 唐建荣)春回大地,农事渐起。近日,东安各地抢抓农时,全面开展早稻集中育秧工作,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东安县紫溪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将集中育秧作为粮食生产的关键环节,多措并举,确保育秧工作顺利开展,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政策宣传到地头 激发农户积极性
为了提高农户对集中育秧的认识,增强他们参与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紫溪市镇组织乡镇工作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粮食生产政策宣传活动。工作人员们走村串户,向农户详细讲解国家关于粮食生产的补贴政策、优惠措施,以及集中育秧的好处,如节省成本、提高秧苗质量、便于管理等。
在宣传过程中,工作人员们还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际案例,向农户宣传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粮食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不仅让农户们了解了政策,更激发了他们参与粮食生产的热情,为集中育秧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落实育秧主体 夯实生产责任
为确保集中育秧工作落到实处,紫溪市镇积极落实育秧主体,明确责任分工。将集中育秧任务分解到村、落实到户。同时,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他们带头开展集中育秧。
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各经营主体的生产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通过与育秧主体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育秧面积、育秧质量得到有效保障。目前,紫溪市镇已落实集中育秧主体31个,落实集中育秧面积16000余亩,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技术指导全程跟进 保障秧苗茁壮成长
育秧技术是保障秧苗质量的关键。紫溪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育秧技术指导小组,全程跟进集中育秧工作。从育秧场地的选择、苗床的整理、种子的处理、播种到秧苗的田间管理,技术人员都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在育秧现场,技术人员手把手地向农户传授育秧技术要点,如播种量的控制、水分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同时,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线上技术服务平台,及时解答农户在育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技术指导,紫溪市镇的集中育秧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秧苗长势良好,为粮食生产提供了优质的种苗保障。
通过政策宣传、落实育秧主体和技术指导等一系列举措,紫溪市镇的集中育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全镇秧苗整体长势良好,绿意盎然的秧苗预示着今年粮食生产的好兆头。
下一步,紫溪市镇将继续把粮食生产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和服务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