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百科

突然大反攻!凌晨,“国家队”增持,特朗普表态!开盘要涨?

时间:2025-04-08 07:50:00

“国家队”出手,A50飙涨!

今天凌晨,据新华社消息,记者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电科坚定看好资本市场,增持回购旗下上市公司股票。中国电科基于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积极履行对资本市场承诺,已完成增持回购旗下上市公司股票超过20亿元。中国电科将继续践行“大国重器”使命责任,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加快实施增持回购,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及提升上市公司价值。

4月7日晚间,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公告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坚决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其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增持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及ETF,积极支持关键领域科技创新,为维护市场稳定运行贡献力量。

此前,中国诚通、中央汇金公司均发布增持公告。

中国诚通称,中国诚通旗下诚通金控和诚旸投资当天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和中央企业股票,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中国诚通作为国务院国资委资本运营平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后续将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功能作用,持续大额增持央国企股票和科技创新类股票,当好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者,有力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中央汇金公司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7日晚,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夜盘重开后走高,一度涨超4%。该指数当日16:30收盘下跌8.45%。

截至发稿,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涨近2%。

去年2月,在市场大跌之时,中央汇金重磅表态,已经充分认可当前A股市场配置价值,已于近日扩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随后,市场大反弹。

2023年10月11日,中央汇金时隔8年再次出手,对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合计增持超4.76亿元,并表示拟在未来6个月内以自身名义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国有四大行股份。2023年12月1日,“国家队”又一次出手。当天下午,消息突然传来,国新当日进场买入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ETF产品。据悉,所购入的ETF产品多为跟踪央企指数产品。随后,大盘快速反攻。

此前有研报认为,从“国家队”的行为效果来看,汇金历次增持时点多数位于市场阶段性底部附近,是震荡环境下的稳定器。回望过去几轮增持,“国家队”能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美股巨震,特朗普表示不会暂停关税政策

7日晚,美股三大指数大幅低开后,集体拉升翻红,纳指一度大涨超4%,随后迅速回落转跌。

消息面上,美国白宫表示,“对部分国家暂停90天的关税”是假新闻。此前,关于美国新关税政策将暂停90天的传言在美国网络传播,这似乎是对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 (Kevin Hassett) 的采访所引发,该采访引发了猜测和市场动荡。白宫并未对此做任何确认,而哈塞特原话是“总统会做出他要做的决定”。此前著名对冲基金经理Ackman曾呼吁特朗普推迟实施关税90天。

最终,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纳指收涨0.1%终结两连跌,标普500指数跌0.23%,道指跌0.91%;美股“上蹿下跳”,道指最高最低点位之间相差高达2600点;苹果跌超3%,特斯拉跌超2%,英伟达涨超3%,亚马逊、Meta涨超2%。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5.12%,中概股多数收跌,阿里巴巴跌超9%,小鹏汽车跌超8%,理想汽车、网易跌超6%,哔哩哔哩、京东跌超5%,百度跌超3%。

据央视新闻最新消息,当地时间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不会暂停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

特朗普当天在白宫与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谈后对媒体表示,他眼下没有暂停关税政策的考虑,许多经济体的领导人正寻求与其谈判。他认为,强行执行关税政策和进行谈判,这两件事并不矛盾。

特朗普说,他拒绝了欧盟当天稍早时表示的与美互免关税的提议,“不行,这完全不够”,“他们在贸易问题上欺骗我们”。

在谈到与日本的贸易关系时,特朗普再次对日本施压,他对媒体表示,日本需要开放市场。

盈利端预期受到影响

期货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短期来看,美国“对等关税”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主要由情绪传导。

“受‘对等关税’政策力度超预期的影响,以美股为代表的海外权益市场集体大幅下挫,在全球资本市场避险情绪集体升温的背景下,A股市场短期的交易情绪也将受到影响。”海通期货股指分析师许青辰说。

据正信期货金融期货分析师刘影介绍,在经济下行周期,宏观不确定性事件的扰动放大了市场的悲观情绪和预期,从而引发市场过度调整,更多的是对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上的扰动。“一方面,我国进出口结构已经逐渐发生转变,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东南亚等地区的出口比重逐渐提升,对西方国家和亚太地区发达国家的出口依赖降低,‘对等关税’政策对中国经济整体的影响或有限。另一方面,目前美国制造业持续萎缩,与服务业表现严重分化,意味着美国仍然需要一部分进口才能满足需求、不太可能持续与中国脱钩,同时从上一轮的贸易摩擦经验来看最终达成协议的可能性较大,叠加管理层应对措施齐全,市场有了预警机制、可能会更加理性地看待中美关系的变化。因此我们认为持续性恐慌抛售的可能性有限,但也不能忽视关税政策反复加剧市场波动的风险。”刘影说。

不过,从长期来看,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也将影响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端预期。

“美国特朗普政府出台的‘对等关税’政策可谓是全方面地筑起贸易壁垒,生硬地打断全球经济修复进程。”东证期货股指分析师王培丞表示,对中国而言,除了要考虑中国对美直接出口大幅衰减之外,还要考虑到全球经济遭遇重创,整体外需的转冷也将拖累中国出口增长,生产部门的毛利率进一步被压缩,2025年盈利修复的上限或较为有限。

在王培丞看来,考虑到上述影响路径,对A股上市公司而言,2025年盈利增长将极为有限。“股价的驱动就只能依靠PE扩张来实现。但现实中,春节后A股已经走过一轮估值扩张的行情,当前估值水平并不低,提供的安全边际极为有限。这就是A股大幅下跌的逻辑,杀完估值后,有了安全边际才能更好抵御冲击。”他说。

据许青辰介绍,首先,美国对中国加征巨额关税,将直接冲击中国对美国出口。其次,美国关税政策将导致全球贸易萎缩,影响其他经济体对中国的进口需求。美国对其他经济体加征关税,将导致其他经济体对美出口回落,拖累各国经济表现。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全球进口需求疲软,将冲击中国整体出口。最后,美国向全球经济体加征关税,将影响中国的转口贸易和出海到美国以外地区的中国企业。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虽然限制了中国对美国的直接出口,但中国的部分商品仍通过墨西哥、越南等第三方进行转口贸易。随着美国对墨西哥和越南加征关税,中国企业在当地从事转口贸易的成本将显著抬升,冲击非美地区中国出海企业的盈利空间。

“总体来看,美国此次对华加征34%额外关税对A股市场冲击主要通过出口成本抬升、供应链重构和风险偏好变化三条路径传导。首先,中国对美出口的核心品类如机电、消费电子等面临直接成本压力,关税成本激增将直接压缩企业利润率。其次,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苹果、特斯拉等企业向东南亚转移产能的趋势强化。最后,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推动资金转向医药、公用事业等防御性板块。在此背景下,出口依赖度高的板块首当其冲,例如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等板块受冲击明显,而农产品等则因进口替代逻辑呈现分化。”中信建投期货金融衍生品分析师孟庆姝说。

从市场风险偏好来看,刘影表示,关税政策对峙的第一阶段冲突升级,市场风险偏好普遍降温,大类资产普遍下跌,股指作为风险资产跌幅居前,与美国贸易往来密切的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首当其冲受到影响,随着进入谈判阶段,市场情绪将会逐渐修复,短期来看可能会反复拉扯加大波动,长期来看具备谈判空间。

市场尚未出现流动性压力

“与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相比,目前市场的流动性压力并未显著加剧,但需要注意的是外部环境更为复杂。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主要局限于双边贸易,中国企业尚可通过转口贸易部分规避冲击。而当前美国关税政策覆盖全球60多个经济体,转口贸易路径受阻,叠加全球供应链割裂风险,市场担忧从单一产业链延伸至系统性衰退。不过,A股自身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一是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外资流出压力较低;二是政策应对更为成熟,专项债、消费补贴等逆周期工具提前布局,科技国产化亦为市场提供支撑。”孟庆姝表示。

据许青辰介绍,虽然3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但散户保持着“逢跌买入”的行为,从2月底到3月底散户的净买入额达2600亿元左右。近期,散户持续大规模的买入支撑起了流动性层面的相对强势,以海通期货的流动性模型估算,3月份A股市场平均每周净流入超350亿元,流入规模远超长期平均的单周100亿元左右的水平。

“总体来说,当前A股市场体量更加庞大,机构参与度更深,流动性极度充沛,不存在明显的流动性压力。”王培丞说。

刘影同样表示,相较于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此轮“对等关税”政策发生的宏观背景产生变化,国内经济结构、产业升级均较2018年有了明显的改善,随着财政政策发力,当前经济周期逐渐重启修复,一揽子宏观政策调控工具充足,国内总需求形成托底,同时国际贸易格局和国际环境变化,美国经济政策也面临诸多难题,美股市场亦大幅下跌,美股相对优势较2018年明显回落,叠加国内货币宽松政策预期,预计资金流动性压力或有限。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A股市场在关税冲击下,部分板块出现集中抛售。对此,孟庆姝表示,这种恐慌情绪主要集中在外资重仓的科技白马股和出口依赖型中小盘股,资金加速撤离。大事件来临时,短期都会有流动性冲击,是否会演化为流动性挤兑风险仍需观察。

若关税政策长期化,A股及股指市场的估值中枢是否会出现系统性变化呢?对此,王培丞表示,若关税长期化,中国股票市场的估值中枢必然面临重构,一是估值中枢整体下移,想要再达到20倍的估值水平将较为困难。二是板块间的估值体系也会变化。受益于全球化的出海和出口板块面临估值下行压力,而内需和安全板块则或将迎来估值中枢的低位抬升。

不过,在许青辰看来,关税政策可能改变短期的交易节奏但不会影响中期趋势。他进一步解释说,首先,自2023年年中以来,A股和美股表现就持续脱钩,A股的中长期主线更多还是在交易内生因素。其次,关税力度的超预期叠加美元汇率压力前期已有所缓解的背景下,国内政策对冲的力度加大的预期会有所升温。再次,历史数据显示,美国关税幅度的实施具有一定灵活性。例如2017年4月,特朗普最初提出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45%的关税,但最终实施的税率为25%。当下特朗普的关税施压基本达到上限水平,后续具体实施情况也可能会有力度的边际缓和。最后,A股中期走势的根本在于居民端的流入趋势是否会出现改变,今年以来散户在A股市场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逢跌买入的行为,若这一趋势持续,A股中长期走牛的核心支撑并不会出现根本性的改变。

“基于此,在外盘普跌的背景下,避险情绪显著升温的背景下,A股短期的下挫也可能难以避免,但是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此次关税的超预期可能会加速前期炒作过热的以TMT为代表的小盘成长股的调整周期,在居民端流动性的支持下,短期A股市场若因特朗普关税施压超预期而出现显著的下跌,可能反而是中期较好的买点。”许青辰说。

具体来看,刘影认为,若关税政策长期化,则可能抬高出口成本、削弱价格竞争力,尤其对机电、电子、纺织等出口依赖型行业的盈利产生直接冲击。同时,关税长期化可能加剧海外投资者对供应链稳定性和地缘风险的担忧,导致外资降低A股配置比例,政策不确定性推升风险溢价,从而压低A股估值水平,估值体系可能也会出现变化,市场或更加倾向于低PB、高股息或政策受益确定性的领域。

“对于出口主导型企业,若关税税率持续上升且替代供应链成熟,相关企业的收入增速和毛利率可能双降,估值逻辑从‘成长’向‘价值’重构。对于进口替代行业,如半导体、高端装备等‘卡脖子’领域可能获得更多政策倾斜,国产化加速或支撑估值。对于消费、医药、公用事业等与外贸关联度低的内需驱动行业,可能成为避险选择,估值稳定性更强。”刘影表示,总的来说,关税政策长期化会对A股及股指市场的估值中枢产生影响,但长期估值重塑主要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内生动能能否有效替代外需缺口。

孟庆姝同样认为,若关税政策长期化,A股估值中枢可能从“外需驱动”转向“内需与科技主导”的双重逻辑,但系统性变化的方向取决于政策应对效果。具体来看,出口依赖型行业,如消费电子、机械制造板块的盈利增速可能持续承压,内需板块和新基建有望受益于财政刺激,国产替代主线如半导体、工业软件等则可能成为估值新锚。此外,若全球滞胀风险加剧,低估值A股核心资产,如金融、消费可能吸引外资回流,推动估值中枢上移。长期来看,A股估值并非单向承压,而是呈现结构再平衡,内需政策力度和科技突破或成为关键变量。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