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丁慧峰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歌舞剧院创排,首演于去年4月的舞剧《人在花间住》,是一部以“花”为背景和叙述线条,聚焦阿尔茨海默症群体的作品。该剧于今年焕新提升后,4月11、12日在广东艺术剧院浪漫开演,并拉开2025年全国巡演序幕。

打造虚实结合的花镜天地。
关注真实人群、讲述平凡故事、抒写朴素情感是舞剧《人在花间住》的作品底色,这也是第一部真正将目光投向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舞剧作品。总导演费波表示:“我们讲述的是关于病痛、关于记忆的主题,侧重于人们共通的情感。它既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故事情景,也可以是一种感受和共鸣。”

剧中有很多粤式元素。
不依托经典文本,不仰赖宏大叙事,舞剧《人在花间住》以“人-花-城”三者间的情感互动、生命互融为主题,讲述了骑楼花店里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和儿子之间的牵缠羁绊。主创充分调动身体、舞美、灯光、造型、音乐及影像,共同打造虚实结合的花镜天地。随着母亲精神世界的变化铺陈,白民与鲛人、花间与海底、邻里或疍女……无尽幻象在光影摇曳间交织生长。
“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在于观众很难判断舞台上到底是虚幻,还是现实”,费波解释,舞剧叙事在虚和实之间不断地跳进跳出,实际上增加了想象的空间。

母亲和百花仙子的关系很值得关注。
舞剧《人在花间住》以花命名,以花入题,剧中也处处有“花”的印迹。妆造上,也几乎都是以花为灵感的设计。无论是百花仙子出现时,舞者模拟二十四番花信风的形态,花瓣缠绕飘逸的裙裾,还是“白民国”幻境中,群舞头顶马蹄莲形状的装饰,兼具造型感和危险感,都是用花来展现母亲的心境和状态。
备受观众喜爱的“疍家女”舞段中,疍家渔女们一仰头,便可以看到抵挡日晒风吹的斗笠下藏着一圈鲜花,含蓄、内敛,坚韧的外表下,暗藏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盼。“你能感受到,和母亲年轻时一般大的疍家姑娘们,完全在她们的青春里,被花紧紧包裹,就有一种人与花共生的感受”,舞蹈编导王雪松说。

母亲的心境在舞段中展现。
本次焕新升级,舞剧《人在花间住》进行了多处细节内容的优化,“这一版本的修改,一是在整体节奏上有更快的推进,更重要的是,整个表达叙事的逻辑概念也更加清晰”,总导演费波说,焕新版丰富了很多画面,整个舞台置景并不是变得复杂,而是变得更加巧妙,成为具有很多想象力的空间。

镜花幻镜中有温情。
其中开篇的“序”舞段,从音乐、动作编排等方面都与去年的版本有明显的区别,让观众更能感受到母亲在镜花幻境中,对儿子满怀爱意的脉脉温情。“鲛人国”舞段中的投影设计,将实拍录制的“鲛人”与影像特效相结合,营造更具视觉冲击力的舞美效果。此外本次新增一个小道具——老人信息卡,是儿子为防止母亲走失而准备的,上面记录了母亲的姓名、疾病、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是儿子对母亲爱的具象化,也进一步体现了主创在道具运用上的小巧思。
舞剧《人在花间住》除首站广州外,已有8个巡演城市官宣定档,包括北京、江苏南京和苏州、浙江宁波、山西晋城、山东日照、河南南阳、广东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