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儋州市人民政府_今日儋州】
儋州市融媒体中心消息 当科研的种子遇上文旅的春风,会绽放出怎样的奇妙之花?在儋州,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管理的儋州热带农科产业园,给出精彩答案。这座将科研创新、自然探索与研学实践融合的园区,成为了游客竞相打卡的旅游目的地,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科技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道路。
科研硕果扎根沃野 田间结出“科技果”

游客在采摘桑葚。
清晨,阳光洒满园区,前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走进采摘区,顿时被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吸引。空气中弥漫着果蔬的清香,桑葚、玉米等各类果实挂满枝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秋粉圣女果,颗颗果实饱满,如玛瑙般,在日光的映照下晶莹透亮。“这里的圣女果又新鲜又好吃,孩子玩得开心,还能学到知识,这样的地方太棒了。”市民李女士带着孩子穿梭在采摘地,一边采摘一边兴奋地说。
秋粉圣女果,是新引进品种,自去年试种以来,凭借抗病性强、产量高、含糖量高以及口感佳等突出优势,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如今迎来了丰收,让游客们大饱口福。
园区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力量,不仅专注于热带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以及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还致力于将这些科研成果推广到更广阔的天地,让普通农户也能从中受益。
“我们通过采摘活动、举办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将这些优质品种推广到周边种植户,让它们在更多土地上生根发芽,帮助农户增收致富。”儋州热带农科产业园邀请的技术专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贺滉,一边查看作物生长情况,一边介绍道。
科普互动玩学结合 搭建科普“新课堂”

技术员在查看圣女果生长情况。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何文新 摄
自2021年开园以来,儋州热带农科产业园精心设计的十余门研学课程,涵盖农耕文化体验、科学家精神宣讲、农事体验、动物饲喂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数万名学生在“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氛围中,激发出对热带农业科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了科技创新精神。
“这里就像一个知识大宝库,孩子们不仅能学习到热带农业知识,还能学习到科学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家长张先生感慨道。
“园区富含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不只是一处游玩之地,更是一本‘行走的教科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科普中心主任刘莹莹介绍,儋州热带农科产业园占地350亩,拥有树木、花卉、蔬菜、水果等170余个种类,其中不乏无翼坡垒(二级保护珍稀树种)、土沉香(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等珍贵保护植物。园区内还有鸵鸟等23种动物。在这里,游客和学生不仅可以见识到丰富的热带农业科技,还能学习科学家精神,领略农耕文化的魅力。
凭借独特的自然魅力和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儋州热带农科产业园先后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热带作物科普基地”“海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我们将以热带农业为核心,结合科研、科普、生态等元素,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和提升服务,让更多游客领略到热带农业的魅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科普中心副主任钟先道告诉记者,儋州热带农科产业园已纳入儋州市旅游景区,下一步,将申报国家3A级景区,全力打造集农业科普、研学培训、植物观赏、休闲体验、农科生产、农事体验、科技交流于一体的热带农业综合休闲旅游度假区。(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符武月 何秀玲 编辑符灵基 校对王丽华 审核王诗波)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