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刘杰 通讯员 李晨曦)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及学习,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稳步发展,学校举办的西安市西航二中教育集团汉都新苑中学校区2025年教研组精品课展示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中。4月7日至10日,学校数学、物理、化学教研组共进行了8节精彩课堂的展示。

各教研组立足学科本质,深研课标教材,以“个体精备+集体共创”模式重构课堂。通过“独立初备-交互辩课-优化共案-个性创课”四阶研训,精准把握学情特征与核心素养落点。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引领下,教师们以问题链驱动深度学习,借思维导图贯通知识网络,依托真实情境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使课堂呈现蜕变。

本次精品课展示活动采取评委评分制,评委由跟组领导、学科组教师代表、行政领导代表组成。评委老师们秉持公正原则,根据评分标准,对课堂进行细致评价。

数学组 授课教师:杨晓悦(高中数学)

本节课通过生活化情境、实验探究和数学文化渗透,基本实现了知识目标的落实,但在复杂问题解决和分层教学上仍需改进。未来教学中,将进一步强化“转化与类比”思想的渗透,利用信息技术化解空间想象难点,同时设计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授课教师:陈维(初中数学)

在本节课中,陈维老师以经典的“胡不归问题”为载体,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三角函数”和“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解决最值问题。胡不归问题源于一个古老传说,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复杂路径选择时的困惑与智慧。通过将其抽象为数学模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还让他们体会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授课教师:陈淑凤(初中数学)

本节课聚焦中考测高问题,课堂旨在让学生掌握测高基本方法,识别模型特征,熟练运用边角关系建方程。 培养转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能力,提升解题技巧与应试能力。
课堂上首先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些常考的模型特征,让学生对模型熟记于心。接下来链接中考,分别练习以利用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和两者结合的题目。让学生能在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识别考查的模型,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物理组 授课教师:王潇(高中物理)

本节课围绕万有引力定律展开教学。先回顾开普勒三大定律,为新课奠基。接着,引导学生推导行星与太阳间引力,培养其逻辑和数学能力。讲解万有引力定律时,详细阐述内容、表达式、适用条件,并通过典例加深理解。月 - 地检验环节,让学生猜想、计算、验证,感受物理规律的统一性。之后,通过典例分析强化定律应用。课堂小结梳理重点知识,课后布置分层作业巩固所学,同时安排拓展学习任务,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
授课教师:张艺潇(初中物理)

本次课程围绕“熔化”展开,通过海波和石蜡的实验,让学生了解熔化特点,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掌握熔点及熔化规律等知识。并结合生活、古代和现代应用案例加深理解。最后布置制作冻豆腐的实践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授课教师:梁宇(初中物理)

本次课程围绕“升华和凝华”展开,通过泼水成冰、干冰降雨等内容的应用和解释,让学生深入理解升华和凝华。最后布置制作自制“霜”的实践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化学组 授课教师:贠昕祎(高中化学)

本次“原电池”授课以“化学反应驱动,电车驰骋未来”为主题,围绕四步展开教学。从电动小车情境引入,引导学生通过搭建原电池模型、探究pH变化等实验,理解原电池的构成与原理,掌握电极反应规律。学生在设计原电池的过程中,探究其构成条件,学会控制变量法。课程还结合新能源技术,让学生认识化学对能源发展的价值。最后通过迁移应用和水果电池的开放性作业,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授课教师:秦宏宇(初中化学)

本次精品课通过兵器这个大情境,复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并且通过实验探究比较了不同金属活泼性的强弱,最后通过中考题实战演练进行巩固强化,总体来说学生收获满满,也感受了化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在“匠心筑梦 教以精品”活动主题的引领下,数学、化学、物理学科组,带来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这不仅是教师间教学技艺的切磋舞台,更是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能量源泉。让大家心怀热望,翘首以待更多精研课堂迸发耀眼光芒,携手共谱教育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