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区“1+4”政务服务新模式
让“政务便利店”开到了家门口
居民办事更方便
在东胜,一场政务服务的变革正悄然发生,“1+4”模式如同一股春风,吹进了寻常百姓家,让居民们真切感受到了便捷与高效。如今,居民们无需再为办理各类政务事项而奔波,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搞定,真正实现了“15分钟政务便民服务圈”。


家住幸福街道的刘丽对此感触颇深:“以前办社保得坐公交去铁西,折腾半天,现在走几步路就能搞定。” 就在不久前,刘丽仅用5分钟就从幸福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打印好了参保凭证。

在东胜区,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以办理公交卡为例,家住民族街道的高光耀一直为办理公交卡的事发愁。以往,办理公交卡的地点离他家较远,对于上了年纪的他来说,着实有点不方便。得知家门口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就能办,高光耀满心欢喜。最后他在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帮助下,顺利办理了公交卡。


“真没想到,在街道就能办公交卡,整个过程还不到10分钟。”
——民族街道居民 高光耀
“1+4”模式这一创新举措,是将东胜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下沉至幸福街道、纺织街道、交通街道、民族街道等4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分别增设“政务综合业务”窗口和“社保综合业务”窗口。公司、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办理,残疾人证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登记等100余项高频事项均可在这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同时,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无差别综窗”“人社综窗”等和9名综窗人员也延伸至4个街道,下沉150余项高频业务,还配备28台自助终端,实现社保查询、证明打印等78项服务“就近办”。

“过去人们办一些业务要跑大老远,现在好了,来街道就能帮他们快速办好。”
——民族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李妍萍
在纺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服务边界被彻底打破。工作人员张旭通过视频连线区级后台,帮助居民王文耀办理了跨区域营业执照变更。“以前这类业务必须到市民中心办,现在街道就能受理,后台直接审批。”张旭介绍说。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办理方式,让政务服务不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

据了解,该模式推行以来,延伸窗口累计办件1.1万件,为群众节省时间3494小时、减少奔波5.8万公里。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东胜区对民生的关注,是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东胜区“1+4”政务服务模式,将政务服务从“定点定时”变为“随时可及”,用15分钟的物理半径,画出了群众心中的“幸福圆心”。这一模式还将不断完善和拓展,为居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便利。
(记者:曹慧 郝咏梅)
编辑:任施瑶 审核:韩改琴 朱少立 刘冬
校对:鲁敏
新闻热线:0477—8139311
投稿邮箱:dsb0477@163.com
声明:东胜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者,本平台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