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百科

科学防癌,健康生活!医生这样说→

时间:2025-04-16 15:04:00

今年的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当前,恶性肿瘤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有年轻化趋势,预防癌症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癌症的风险因素有哪些?如何早预防、早发现?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有市民发现体检报告中有一些体检指标会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担心与癌症相关联。然而肿瘤标志物升高≠癌症。如果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应该怎么办?“有30%正常人群,因为炎症或是良性的疾病,会出现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比如有息肉的患者或者是有胃肠道炎症的患者会出现癌胚抗原的升高,但它们升高的幅度不会超过肿瘤的上限。要进行筛查、咨询专业的医生。”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罗舒介绍。

那么哪些肿瘤标志物升高需要警惕呢?罗舒告诉记者,肝炎患者身体中的甲胎蛋白上升到几十或者一百多,需要密切监测,如果上升到四百以上,几个月的监测一直升高,就高度怀疑肝脏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要进一步去筛查,做影像或者肝穿刺活检去明确。如果癌胚抗原升高得非常明显,也要进行胃肠道、肺腺癌筛查,做胃肠镜或者胸部CT检查。

“肿瘤包含良性和恶性肿瘤两种,脂肪瘤、子宫肌瘤等都是良性的肿瘤,如果这些肿瘤没有生长在身体重要的部位,不会影响重要器官的功能,一般通过手术切除就能治愈。恶性肿瘤就是癌症,恶性肿瘤分来源,如果来源于上皮,就是我们所说的癌,来源于结缔组织,就是我们所说的肉瘤,需要重视并积极地检查治疗。”罗舒介绍。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诊疗组长、副主任医师王超说,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升机体免疫力,从而预防肿瘤的发生。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去注意生活习惯:要多进食优质蛋白,比如鱼类、豆制品,减少红肉蛋白,比如猪肉、牛肉的摄取,红肉摄取建议每周小于两次。对于一些加工肉制品,比如培根、腌肉类要减少摄取,多进食新鲜的瓜果蔬菜,每天大于三个品种最佳。对于烟酒要特别控制,同时加强饮水、多做运动,以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肿瘤的发生。

专家提醒:肿瘤防治的核心是“早发现、早干预”,普通人无需过度检测肿瘤标志物,建议结合年龄、风险因素(如吸烟史、家族史)在医生指导下制定筛查计划。

(全媒体记者 黄林)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