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百科

四川江油一洞穴发现多根“半人高”冰柱 莫非是罕见的“夏冰洞”?

时间:2025-04-24 21:10:00

近日,网友“空心汤圆”发贴称,自己徒步过程中,在绵阳江油大屋基一个洞穴里,往洞内走十多米,发现了许多冰柱子。

“海拔大约1960米,洞外面大太阳,没想到进去十几米就有大冰柱,有水流结冰痕迹,真是感慨。”她告诉记者,当时大约是4月19日下午2点过,走进洞穴看到的冰柱大约半人高。

洞穴内怎么会有冰柱子?记者联系上四川省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所副所长、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李忠东,在看了网帖的信息后,他分析,这个洞穴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从海拔位置来看,现在洞中有冰也算正常。但不排除它可能是一个‘夏冰洞’的情况。”李忠东说,由于现在获得的信息很少,能够看到的就是几个冰柱子,而且夏天尚未真正到来,还无法判断它是否是一个真正的‘夏冰洞’。

“如果真是罕见的‘夏冰洞’,那么价值将非常高。”李忠东建议,当地政府可以组织人员再进行探洞,继续了解。

李忠东介绍,在地质旅游上,“夏冰洞”十分特别,属于非常罕见的景观,是由特殊洞穴结构和特殊的气候环境形成的。

“夏冰洞”和传统冰洞具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冰洞”就是指冰川内部的空洞。而“夏冰洞”一般是指喀斯特溶洞,因为特殊结构,如洞口比洞底高而形成的口袋状,能够更好的保温,在洞内形成夏季结冰的奇观。

从专业上看,“夏冰洞”的形成一般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由滴水结冰而成。在冬季,由于气温较低,滴水成冰,由于洞穴内特殊的保温结构,温度较为稳定,不易融化,形成一些冰柱,持续到夏天都存在于洞中。

还有一种情况,主要和地表水的渗透原因有关。在冬天,地表水结冰无法流动,到了夏季,温度变高,地表水渗透进入溶洞,由于洞穴内的特殊结构,使得洞内温度较低。渗透的地表水再滴落下来,受气温影响便成了冰柱,也形成了“夏冰洞”的奇观。

“当然,第二种情况的‘夏冰洞’是比较少的。”李忠东说,在中国,比较著名的“夏冰洞”奇观有两处。一处位于山西省宁武县一处山顶面,是由国土资源部2005年批准的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被当地百姓称作“万年冰洞”。另一处就在四川的邻居——重庆巫溪红池坝高山草场原始森林内。

在网帖中,有网友称,把洞穴内的冰柱取出化水喝。作为地质学者,李忠东并不建议大家这样做。“冰柱是由水形成的,地表水的水质如果存在污染等情况的话,可能存在危害健康的风险。”李忠东说。

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图据受访者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