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百科

善评|多维发力激活民营经济“新引擎”

时间:2025-04-05 14:58:00

编者按:解读时事政策,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主流价值观,即日起,在滕州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善评》,传播滕州好声音,汇聚滕州正能量,努力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

□特约评论员 侯文瑾

近年来,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下,民营经济已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尺。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排头兵”,山东近年来以政策创新、产业升级、营商环境优化为抓手,持续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去年,山东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突破1441万户,占全省经营主体总量的98.9%,贡献了超51%的GDP,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硬核力量。

政策赋能:从“破壁清障”到“制度沃土”。山东深谙“改革力度决定发展速度”,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制度壁垒,先后清理300余项市场准入限制,推动民资进入核电、新能源等领域,释放公平竞争空间。从《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到《2025年促进经济稳健向好政策清单》;从“34条政策清单”精准滴灌,到“鲁惠通”平台实现惠企政策“一键触达”,山东在信贷支持、减税降费、项目投资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实现政策体系从被动回应到主动供给的质变。通过“政策包+直通车+白名单”组合拳,山东为民企打造出“敢投愿闯”的生态雨林。2024年民资参股核电、新能源比例突破40%,山东持续在多领域释放制度创新的乘数效应。

创新驱动:从“制造大省”到“智造强省”。山东持续深化“万项改技、万企转型”行动,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派驻“数字专员”、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举措,积极鼓励民营企业以技术创新为矛,突破“卡脖子”难题,抢占全球产业链高地。威海光威集团从渔具跨界航空航天,凭借碳纤维技术打破国际垄断;青岛创新奇智以“AI+制造”赋能工业智能化,成为全球技术标杆;东明石化研发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终结高端聚烯烃依赖进口的历史。2024年,山东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指数达50.3%,数字化改造指数超50.9%,创新动能持续释放。全省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中,90%以上是民企;235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中,71%由民企主导,数量居全国首位。山东民企具备“既能在传统产业深耕,又能在新兴产业突围”的创新能力。山东民企在实践中展现“既能在传统产业深耕,又能在新兴产业突围”的创新能力。

生态优化:从“筑巢引凤”到“近悦远来”。山东将营商环境视为“阳光与水”,通过改革破解民企发展痛点。一方面,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出企业开办、信用修复等8个“一件事”集成服务,提升政务效率;另一方面,构建“金融直连”机制,2025年计划通过“信易贷”平台新增授信5000亿元,缓解融资难题。人才引育方面,山东通过“名校人才直通车”、升级“人才金政”等举措,吸引清华等高层次人才扎根民企,智洋创新等企业凭借人才优势实现技术突破,如今的山东已然成为民企成长的“暖心之地”。

千帆竞发、逐浪前行。山东的实践表明,激活民营经济需要从政策、创新、环境等多维发力。从“半壁江山”到“顶梁柱”,山东民企不仅撑起了经济总量,更以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重塑产业格局。未来,随着“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实现(2025年市场主体达1500万户),山东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民营经济版图中的引领地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民企力量”。

最新推荐